同濟醫院風濕免疫科是湖北成立最早的風濕免疫病???,湖北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第一屆至今)單位、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和委員單位、湖北省風濕免疫科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是湖北省技術力量最雄厚、醫療設備最完備、診治水平最先進的風濕免疫病科室,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排名全國前10,多年蟬聯湖北省榜首。
本科室擁有3個獨立病區(主院區2個、中法新城院區1個)、2個實驗室(臨床實驗室、科研實驗室),臨床已開展肌骨關節超聲、甲襞微循環檢測、血漿置換、自身抗體與免疫炎癥相關指標檢測等先進診療技術,為風濕病患者提供規范、優質、創新的診療服務,成為湖北省及華中地區疑難危重風濕病患者救治基地。
學科技術力量雄厚,解決了大量風濕免疫病的診治問題,諸如IgG4相關性疾病、干燥綜合征、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病相關嗜血細胞綜合癥、免疫相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結締組織病相關肺間質病和/或肺動脈高壓,多發性肌炎/皮肌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成人still病、痛風、骨質疏松、系統性硬化癥、骨性關節炎、血管炎、疑難關節炎等,其中IgG4相關性疾病的診治水平已走在國際領先行列。
本科室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武漢市中青年醫學骨干人才1人,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湖北省醫學青年拔尖人才、武漢市黃鶴英才1人等優秀中青年人才。
董凌莉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委員、湖北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湖北省風濕免疫科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培根教授歷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六、七屆常務委員,第四、五屆委員,湖北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胡紹先教授現任湖北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歷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八、九、十屆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第一、二、三屆委員,湖北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三、四屆主任委員。
風濕免疫科扎根臨床,著力科研發展與人才培養??剖耀@批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5項、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基金1項、國家教育部基金項目2項,并多次參與國家“973”課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及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2000年以來,本學科人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各級學術期刊共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包括國際風濕領域頂尖雜志《The Lancet Rheumatology》、《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等,SCI單篇最高影響因子為35.482。出版《IgG4相關性疾病》、《風濕病診療指南》(第一、二、三版)4部專著、獲批國家專利30余項。
數據統計截止到2023年4月。
科室近年來已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業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血漿置換 通過分離血漿和血細胞成分快速清除致病因子(如各種自身抗體和炎癥因子等),達到快速有效治療急危重癥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癥性疾病的目的;
肌肉骨骼關節超聲 肌肉骨骼關節超聲是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晶體性關節炎和脊柱關節病等關節性疾病診治和療效評價的有效工具;
甲襞微循環檢測 通過顯微鏡下觀察甲襞微循環狀態,為系統性硬化病、雷諾現象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幫助;
生物制劑靶向治療 結合實驗室炎癥細胞因子譜和外周血淋巴細胞功能狀態測定,精準評估患者免疫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免疫靶向治療;
風濕免疫內科臨床實驗室目前是我省技術最先進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檢查項目為主要特色的??茖嶒炇?。通過開展多項自身抗體、炎癥和免疫相關檢測,為臨床診療及科研提供重要技術支持。